山脊狭长区域方阵布置探讨

对复杂地形光伏项目,往往可布置的区域很多是山脊附近的狭长区域,如下图所示。对于这类区域,在布置上与常规区域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。

山脊狭长区域方阵布置探讨

1
区域划分

如此狭长的布置区域,若将偏南坡和偏北坡各自划分布置区域,即划分为两个布置区域,可能存在三个问题:

  • 两个区域的方阵的相互遮挡问题难以考虑
  • 两个区域的方阵不对齐,视觉效果差;
  • 每个区域都很狭窄,空间利用率不够。
 

因此,建议单独划分为一个布置区域,如上图所示。

2
常规布置

 

常规布置即:逐行、逐个方阵布置,每行方阵之间按指定的间隙控制。这可能会出现方阵跨山脊布置的情况,如下图所示(深蓝色方阵):

 

山脊狭长区域方阵布置探讨

 

这带来两个问题:

  • 单个方阵的桩长相差太大,为保证离地高度,最长的桩露出地面太多;

  • 跨山脊方阵在偏北坡的影子太长,如下图所示:

 

山脊狭长区域方阵布置探讨

3
控制最大桩位高差

 

Candela3D软件支持控制单个方阵的最大桩长差,当方阵所在位置桩长差超过设定时,会自动步进,或采用较短的方阵进行布置。下面是控制桩长差不超过0.6米,与常规布置的对比:

山脊狭长区域方阵布置探讨

山脊狭长区域方阵布置探讨
山脊狭长区域方阵布置探讨
4
小结

 

  • 在山脊狭长区域布置光伏方阵时,建议偏南和偏北地块整体划分为一个布置区域,布置方式建议采用变间距优化间距。

  • 在布置时,通过限制单个方阵的桩长差,可避免方阵跨山脊布置,避免方阵的桩长差过大、桩长过长,也可避免跨山脊布置造成阴影范围太大,从而可有效提高布置容量。

  • 在实际使用时,允许桩长差可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设定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