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双面组件设计中的12个准则
分类:技术动向
各位读者看仔细了,《Bifacial Photovoltaics Technology,applications and economics》总结的十二条准则,句句有用: 双面组件发电量的增加与地面反射系数基本线性增加关系,特别是对组件倾角比较低的情况。 在纬度相近的情况下,多云天气较多的地区比晴朗少云地区的双面发电量增益到提高2%至5%。 低纬度地区,或/和地面反射系数高的情况下,提高光伏方阵离…
-
小知识:知道BIPV,那听过BAPV吗?
分类:技术动向
光伏建筑一体化,即BIPV,是现在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词,也是很多人认为的光伏未来的一种发展方向。但说到BAPV这个词可能有的朋友就有些陌生了。那么BAPV是个什么呢? 我们先看看两个缩写的全称: BIPV: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BAPV:Building Attached Photovoltaic 可以看出来,区别于光伏与建筑融为一体的BIPV,BAPV…
-
电网消纳告警,越南光伏装机将达5.5GW
分类:技术动向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预计越南的经济在2019年和2020年将增长6.5%。 作为东盟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,越南电力紧缺,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。 特别是光伏发电,在东南亚处于领先地位。 据全球能源顾问伍德·麦肯齐(Wood Mackenzie)上周发布的研究显示,越南的太阳能装机容量2018年为134兆瓦(MW),今年将达到5.5吉瓦(GW),占东南亚总容量的44%。 越南…
-
双面组件View Factor“损失”是什么?
分类:技术动向
在用PVsyst进行双面组件发电量仿真时,会看到一个损失: View Factor for rear side, 即:地面对组件背面的视角系数。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? View Factor最早是传热学的一个名词。 View Factor在双面组件仿真中,主要用来表示:地面反射的辐射量,有多少能被组件背面接收到。 假设: 地面为A1, 组件背面为A2, 则表示,A1反射的辐射量,有多少比例,可以被A…
-
分布式电站提升发电能力的途径:屋顶通风腔的优化设计
分类:技术动向
国内大部分彩钢瓦屋面分布式电站,为了充分利用屋面的面积,光伏组件通常设计为平铺形式,在承载能力足够的情况下,除了运维通道和采光带以外,屋面其他的区域则是能铺则铺。 光伏组件通常离屋面距离约10cm,当屋面温度升高后,组件的输出功率会降低,在实际运行中,不同位置的组件其运行温度不同,同一串组件的输出性能不一致,影响整串的发电,对整个电站的发电能力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。 下文从组件散热角度,参阅国内外…
-
光伏组件的另一种衰减:热辅助光诱导衰减LeTID
分类:技术动向
背景 1993年,Fischer和Pschunder发现在掺硼P型CZ-Si的电池在光照条件下,会发生效率衰退,其衰减为总效率的2-3%左右,并将定义为光致衰减现象(LID)。LID衰减速度很快,在几天内就可以达到饱和,其产生机制主要是硅材料内的硼氧(B-O)缺陷对。 2012 年,有国外研究发现,PERC多晶硅太阳电池中除存在光致衰减(LID) 之外,还存在“热辅助光诱导衰减”(L…
-
关于“超配”的若干问题,都在这里!
分类:技术动向
上周四,坎德拉学院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“东南亚、西非光伏项目容配比超过1.5是否合适?”,此文章在“坎德拉学院交流群”针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进行了简单的经济比选。 文章发布后,有读者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,很有道理,这里先表示感谢。为纠正上篇的文章错误,特撰写本文。 光伏组件的容量/逆变器的容量=容配比。 容配比怎么选?笔者这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,供参考: 1.容配比的选择,本质上还是经济性的问题。 假设两个…
-
实例:法国双面组件系统发电提升10%-19%
分类:技术动向
双面组件发电量能提升多少? 来看看国外的试验案例! 系统简介: 朝南,30°固定式; 共分为5组系统对比,每组由12块组件构成(3*4) 地点:Chambe´ry,法国 双面系数: 90% 测试持续时间:1整年,2016.9-2017.9 地表环境:两类,1类是草地,反射系数约20%,一类是白色砂砾,反射系数约40%。 离地高度:两类,离地高度0.6米和1.6米 组件安装方式:两类:竖向,横向 测…
-
一起聊聊跟踪算法-如何计算带倾角平单的真实角度
分类:技术动向
来源:小树洞谈光伏支架 写在前面 各位好久不见!之前小树洞都是写一些结构或者流体等方面的计算,这次换一个话题,和大家聊聊“跟踪算法”。 最近看到一篇使用CAD方式得到跟踪器最优角度的文章,这个方法来得到一次性的结果尚且可以,但是我们知道跟踪器是一种实时追踪太阳的装置,对于各种角度如何使用理论的方式一劳永逸的得到最优值呢? 1 带倾角平单轴有何不同 熟悉平单轴跟踪算法的朋友一定对计算理论最优角度非常…